大聯盟這個休賽季因為封館的關係,名人堂票選因此成為更值得關注的議題。這屆名人堂記者票選的入選梯次,預計會在臺灣時間 1 月 26 日公布結果,在那之前,緯來運動 Studio 每週都會為各位送上候選人的專題報導,讓大家快速瞭解這屆梯次中幾位知名度最高的球員們,他們的生涯事蹟還有本屆入選的可能性。今天要為各位介紹的,是近年來得票率大幅上揚、備受進階數據社群青睞的全能三壘手 Scott Rolen,以及禁藥年代最強左投終結者、生涯三振數為大聯盟史上牛棚左投之最的火球男 Billy Wagner。Scott RolenScott Rolen 是大聯盟從 90 年代末到 21 世紀初最傑出的三壘手之一,但知名度卻不像同期的大明星三壘手如 Chipper Jones 或 Adrian Beltre 來得那麼高,這是因為 Rolen 身手全能但缺乏一個非常突出的單項能力,導致累積型數據沒有那麼出色,而且他的生涯巔峰期要不是身處在弱隊,就是隊友的鋒芒太過耀眼,所以一直難以成為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話題焦點所在。Rolen 的大聯盟生涯從費城人起步,1997 年是他第一個完整賽季,就繳出 .283 打擊率、21 轟、92 打點、整體攻擊指數 OPS .846,附帶 16 次盜壘成功的優異成績單,並順利抱走國聯新人王獎座。雖然是個很好的生涯開端,
體育投注
但當時的費城人是一支國聯東區的弱隊,勝率經常落在五成以下,因此儘管 Rolen 在費城人打了 6 個半季,每年的產出都很穩定出色,
現金版是什麼
可是他受關注的程度跟他打出的優質數據不成比例,而且這段時間他也從來沒嚐過季後賽的滋味。2002 年季中被交易到聖路易紅雀後,Rolen 一下子從國聯的弱隊跳到了傳統勁旅的陣容當中,開始能夠享受到在強隊打球的快樂,也終於見識到 10 月棒球的大場面,然而,由於當時紅雀陣中已經有 Albert Pujols、Jim Edmonds 等超強重砲坐鎮打線,所以 Rolen 就算表現得很好,
DG娛樂城
還是只能算配角,沒辦法成為最吸引目光的那顆明星。2004 年 Rolen 打出生涯最佳賽季,整季出賽 142 場繳出 .314 打擊率、34 轟、124 打點的數據,
RSG老虎機
OPS 1.007 更是優於聯盟平均達 58%,防守端的進階守備數據顯示,他那年幫球隊省下了多達 30 分的分數,為全聯盟最多;如此攻守俱佳的內容,合計創造了高達 9.2 的勝場貢獻 WAR 值,可是 Rolen 在年度 MVP 票選上卻只能獲得第四名,遜於 WAR 值比他低但全壘打轟得更多的隊友 Pujols。Rolen 為紅雀效力五個半賽季,入選四次明星賽、拿下三座金手套,並且和隊友一起在 2006 年攻頂成功,獲得一枚冠軍戒,可說是收穫滿滿,也是他大聯盟生涯最璀璨的時期,但許久之後當人們談起這段時期的紅雀,仍然會比較先想到 Albert Pujols、「木匠」Chris Carpenter、Jim Edmonds 等人,Rolen 似乎還是只有最佳男配角的份。生涯中後期,Rolen 先後到藍鳥隊和紅人隊打球,都打出了不錯的成績,可是比起巔峰期已經衰退許多,也沒有再創造什麼令人印象深刻的代表作。最後 Rolen 選擇在 2012 年他滿 37 歲的球季結束後高掛球鞋,為長達 17 年的大聯盟球涯畫下句點。綜觀 Scott Rolen 的生涯打擊數據,真的是徹底反映了他的球技特色,樣樣都不錯,但沒有單一特別頂尖的項目,因此他從來沒有在拿下打擊王、全壘打王、安打王、打點王等單項數據獎項,也從來不是全聯盟單季的最佳打者。Rolen 生涯累積的總安打數 2077 支、全壘打數 316 轟、打點數 1287 分,以名人堂的標準來看,都算是滿普通的,可是他憑藉優質的上壘能力和穩定的輸出,生涯的 OPS 還是能達到 .855、優於聯盟平均 22% 的高水準。若要說 Rolen 有什麼頂尖的技術,
運彩場中
那肯定是他的防守,生涯累積 8 座三壘金手套,而且客觀的進階數據也能提供背書。總結來看,Rolen 不錯但稱不上頂尖的打擊火力,加上頂尖的防守數據,造就的是多達 70.1 的 WAR 值,這數字已經高於名人堂三壘手的平均值。從來都不是超級巨星的 Rolen,雖然在傳統累積型數據上不夠亮眼,但進階數據卻說明他具備名人堂等級的成績單。當他在 2018 年首度獲得候選資格時,得票率其實只有 10.2%,但這 3 年由於有多達 10 人透過記者票選入選名人堂,清空不少投票空間,加上認同進階數據的投票人愈來愈多,因此 Rolen 的得票率快速上揚,到上一屆的票選已經來到 52.9%。還剩下 6 年候選資格的 Rolen,預料在本屆的得票率也會有顯著成長,就算無法一舉突破 75% 大關直接入選名人堂,再等個幾年勢必還是能夠入選。就讓我們一起期待這位默默累積出不凡佳績的超群三壘手,今年能獲得更多名人堂選票的支持吧!Billy WagnerBilly Wagner 是大聯盟史上救援成功次數第二多的左投手,累積 422 次僅次於 John Franco 的 424 次,雖然不是史上左投救援王,可是 Wagner 的實際主宰力和壓低對手得分的能力,絕對是牛棚左投史上最強之一。在投手四縫線速球均速還不到 90 英里的年代,Wagner 身為左投卻能夠經常飆出上看百英里的火球,搭配著接近 90 英里的犀利滑球,壓制力和三振功力都非常了得,剛猛的球速也往往能讓打者聞風喪膽。即便是一名後援投手,投球時可以更使出全力催球速,但能夠飆出 95 英里以上均速的牛棚左投,在 90 年代和 21 世紀初,仍然是寥寥可數。根據最早有球速數據的 2002 年資料,當年 30 歲的 Wagner 直球均速達到 95.6 英里,是全聯盟均速最快的左投,就算把右投手全部算進來,Wagner 也能排在第二,僅次於另一名頂級終結者 Eric Gagne。Wagner 生涯早期比較控制不了自身強大的球威,導致保送率偏高,經常落在單季 10% 以上,不過由於球速實在太快、尾勁太強,加上滑球的威力也夠,因此就算控球並不理想,打者也還是打不好他的球,所以 Wagner 的被打擊率一向很低、對手揮空率也很高,連帶能創造亮眼的防禦率數字。到了職業生涯中期,隨著經驗的累積,Wagner 逐漸掌握控球要領,精煉出進步的控制力,從 2001 到 2008 年這 8 個球季,他平均保送率降到只剩 6.8%,防禦率則是比他生涯前期更低的 2.23。在這精華的 8 年期間,Wagner 合計抓下 278 次救援成功,平均每 9 局可三振 10.8 人次,對手打擊率更是低到只有 .191。若用當今「大三振年代」的標準來看,Wagner 生涯通算 33.2% 的三振率或許還不到令人瞠目結舌的程度,可是要知道,跟 Wagner 同期的大聯盟後援投手平均三振率只有 18.6%,Wagner 的數值可是足足高出近 15 個百分點, 如此成就實在相當難得,也足以證明 Wagner 是大聯盟禁藥年代當中,最頂級的三振型投手之一。雖然身處禁藥年代,但 Wagner 不僅沒有沾染上禁藥嫌疑的污點,他還能在這段打者火力較為兇猛的時期,繳出極高的三振率和優異的防禦率。Wagner 生涯有 4 個完整球季的防禦率不到 2,另外也有 4 個球季的救援成功次數至少 39 次。他生涯通算的防禦率 2.31,經過球場因素校正之後,比同期的平均值好上 87%,這數字在大聯盟史上所有至少投 900 局的投手中,僅次於史上救援王 Mariano Rivera,所以若單論防禦率的表現,Wagner 稱得上是史上第二好。雖然知名度比較低,可是事實上 Wagner 曾 7 度入選明星賽,並曾在 1999 年獲得國聯年度最佳後援投手獎。2010 年,高齡 38 歲的 Wagner 在勇士隊投完生涯最後一個賽季,過程中他超越 Jesse Orosco,以 1170 次三振成為大聯盟史上的後援左投三振王。那個賽季,Wagner 仍繳出精美的 1.43 防禦率外加 37 次救援成功,看起來還可以投下去,但他毅然決然選擇退休。退休之後的 Wagner,從 2016 年起開始獲得名人堂候選資格,起初得票率非常低,只有 10% 左右,最主要的原因在於,不少投票人覺得 Wagner 生涯 903 局的投球量太少,而且在季後賽表現並不理想,還有就是前幾年的名人堂票選值得入選者太多,出現了一些排擠效應。不過近幾年,隨著許多入選者離開了候選名單,清出了投票空間,還有愈來愈多人認知到Wagner 球員時期的宰制力有多麼不凡,因此 Wagner 的得票率獲得顯著提升,2020 年已達到 31.7%,上一屆票選更是一舉上升到 46.4%。曾效力太空人、費城人、大都會、紅襪、勇士等隊的 Wagner,還有 4 次被票選的機會,2022 年這一屆或許還沒辦法讓他通過 75% 得票率的入選門檻,
TFG體育
可是感覺近幾年得票率增加的態勢,有可能讓他在失去候選資格前,壓線擠進名人堂的窄門。 延伸閱讀【秉筆直書】2022美國棒球名人堂候選系列:David Ortiz、Tim Hudson【秉筆直書】2022美國棒球名人堂候選系列:Gary Sheffield、Andy Pettitte【秉筆直書】2022美國棒球名人堂候選系列:Barry Bonds、Roger Clemens【秉筆直書】2022美國棒球名人堂候選系列:A-Rod、Curt Schilling【秉筆直書】大聯盟史上「急流勇退」的經典案例【秉筆直書】鈴木誠也挑戰大聯盟 美職球界如何評價他?【秉筆直書】大聯盟為何封館?封館會有何影響和發展? 歡迎追蹤我的個人粉絲專頁,以及 IG 帳號。想參與更多運動議題討論?歡迎到大將軍豪洨專區-什麼都聊廢文區、運動狂人 Sports Maniαc! ※ 歡迎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分享給您運動圈的故事、觀點、知識與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