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們已經盤點過中職32年來,資歷顯赫卻不符期待的12位洋將,還分成上下兩集推出,結果許多觀眾在留言處敲碗,發現我還有遺漏掉幾位「符合資格」的人選。 這當中有連四年在韓職拿下單季十勝的、締造KBO「20轟30盜」的,當然也有各種豐富大聯盟資歷的洋將們,算一算又多了六位洋將,就讓我們接著看下去吧。 首先從年代最久遠的,要不是觀眾補充,我還真的完全不知道有這號人物,他是中職歷史上第一個韓籍洋將,在1993年加盟俊國熊的韓禧敏。 以下勾姿勢投球的他,是韓國隊早年的主力投手之一,也曾在洛杉磯奧運與中華隊碰頭,24歲那年開始在KBO出賽,合計收下80勝51敗,防禦率3.25,吃下局數破千,更四度入選明星賽,締造連四季十勝的成就。 生涯後期從先發轉任後援的他,在1993年從韓華鷹轉隊三星獅,上場空間卻依舊有限,後來透過俊國熊的韓籍教練安啟漳介紹來臺,當時熊隊開給他月薪16萬的價碼,與黃忠義並列全隊最高薪,以早期洋將來說算是極高待遇。 然而,韓禧敏來臺後的表現卻不如預期威猛,歷經四連敗後才終於靠著自己完投拿到首勝,整季22場出賽吃下122.1局,防禦率卻高達5.66,雖然隔年降薪續留臺灣,但他的表現仍舊沒有太多進步,只再待了三個月的時間就黯然離臺。 原本俊國熊對韓禧敏仍抱有期待,希望以「留職停薪」的方式讓他先回韓國訓練,未來再商討簽約的可能性,結果1996年俊國就轉賣給了興農,
ATG戰神賽特
韓禧敏的後續當然也就無疾而終了。 再來時間快轉,來到2007年,也差不多是我剛開始看中職的時候,當時我就對這名洋將留下很深的印象,不光因為他是日本人的身份,還有那年總冠軍賽跟劉芙豪的經典對決,現在想起來都還覺得血脈賁張。 身材高大,來自日本神戶的鈴木誠,是少數在高中時期即前往美國職棒發展的日本選手,加盟水手後在1996年登上大聯盟,陸續也轉過多支隊伍,但待在大聯盟的時間並不短,合計有過117場出賽,拿下16勝31敗,防禦率5.72的成績。 2002年他選擇投入日職選秀,獲得了歐力士隊的第二指名,
21點
原本以為能對球隊起到即戰力的作用,想不到鈴木誠連續兩年在一軍的成績都不理想,角色也從先發被改往後援。 眼看日職發展不如預期,鈴木誠後來又轉往墨西哥聯盟、甚至回美國加盟小熊,嘗試重回大聯盟,但最終並未如願,所以在07年八月中旬來到了臺灣,成了當時中職史上第二位有大聯盟資歷的日籍洋投。 熊隊當時就把鈴木誠定位為守護神,而他在例行賽的表現也不算太差,尤其球速能上看150,在那個年代可以說是非常稀有,後來被帶入總冠軍賽也有四場出賽,雖然有三戰挨轟,但在第五戰燃燒小宇宙,後援投了5.1局共102球,第七戰還三局飆七K,表現可以說是相當精彩。 至於這個「不符期待」的部分,主要說的也是鈴木誠第二年的成績。 以他第一年的表現,加上過往的資歷,La New熊當然也與鈴木誠續約,結果才投了五場比賽,合計4.2局失掉6分,防禦率高達11.57,熊隊也決定馬上換人,由飛鵬接替,而這個選擇事後來看也是正確的,畢竟飛鵬後來可是成了當年的中職救援王。 離開臺灣後,鈴木誠又回到了墨西哥聯盟,結果在那裡成為王牌先發,以單季防禦率2.89的成績拿下防禦率王,最終在36歲那年卸下球員戰袍,轉當教練與球評工作,還開設了全英語教學的運動教室,希望能把自己在多國職棒打拼的經驗,傳承給更多學生。 第三位看到的是左投手,是在08年球季尾聲才找來的洋投愛倫,而這也是獅隊在三連霸時期慣用的模式,希望能夠複製前一年費古洛的成功經驗,再一次嘗試用「陌生」洋投來拼季後賽。 對比費古洛,愛倫的資歷甚至更加顯赫,擁有八年的完整大聯盟經歷,
雷火體育
累計出賽達463場,當中只有過一場先發,其餘全是後援,
魔龍之戰
拿下25勝15敗防禦率4.26的成績。 特別是05年在費城人隊,愛倫吃下生涯最多的單季72.1局,拿下4勝0敗防禦率僅2.24,進階數據ERA+甚至來到197,在牛棚中僅次於守護神Billy Wagner,這也是他在大聯盟表現最佳的一年。 隨著年齡漸長,後來轉隊印地安人後,愛倫多半在2A及3A間遊走,他也決定接受獅隊的邀請,
線上21點
在35歲這年來臺發展,取代了近況不佳的波特,與另一名洋投艾瓦多競爭被帶入季後賽的機會。 比起無大聯盟經驗的艾瓦多,有顯赫資歷的愛倫當然是獅隊更期待的,想不到來臺第一場他就慘遭牛隊打爆,僅投四局被敲十支安打狂失七分退場,雖然後兩場回穩,
線上牛牛
但相比艾瓦多連兩場都繳出優質先發,同時又有怪投優勢,他確實被比了下去,最終獅隊選擇帶著布雷、海克曼及艾瓦多前進總冠軍戰,愛倫也只能黯然離臺。 隔年他與紅人簽下小聯盟約,但季前就遭到釋出,後來前往獨立聯盟發展,沒多久就卸下球員身份,開啟了教練生涯。 第四位還是三連霸時期的統一洋投,同為左投,在大聯盟待的時間比愛倫更久,長達九年的時間,來到臺灣的時候已經36歲,就是多明尼加籍的羅倫佐。 作為釀酒人隊重點培育的新秀,羅倫佐生涯前期在大聯盟獲得許多機會,表現最亮眼的應該是2003年,有過51場出賽ERA+來到131,也因此被其他球隊給看上。 後來透過交易前往費城人後,羅倫佐的表現就日漸下滑,隨後到過藍鳥、馬林魚及國民等隊,但都待不過一年,直到09年季前被大都會釋出後,他才選擇來臺灣發展。 原本獅隊調查中,球速能飆到154公里的他,來臺後速度卻掉了10公里左右,起先球隊並未發現異狀,讓羅倫佐註冊一軍並先發投了四場,合計只吃下15.1局防禦率來到5.87,最後一場甚至只投2.2局就提前退場。 投手教練吳俊良賽後也表示,羅倫佐是右手肘舊傷復發,開過TJ的骨頭接點處移位,必須再開刀把骨頭釘回去,所以他當然也無法繼續為獅隊效力。 回到美國動第二次刀後,羅倫佐直到2010年末才復出,在波多黎各、墨西哥及美國獨立聯盟都有出賽紀錄,但表現都不算太好就是了。 接著要把時間再快轉,從統一連霸時期轉到桃猿王朝時期,不過要講的第五位還是獅隊的洋投,正是擁有美日韓三國職棒經歷的福瑞多。 不同於前面介紹過的幾位顯赫資歷洋投,福瑞多在美國發展的成績並不算太好,前期在老虎隊雖然有登上過大聯盟,但兩年下來只拿到13場出賽,致使他在2011年就選擇離開美國,前往日本發展。 2011-12年在歐力士一軍擔任先發,第一年就吃下超過120局,拿到8勝6敗防禦率3.42的成績,成了當年歐力士的一號洋投,雖然隔年成績下滑,但他也為自己贏得了重返大聯盟的機會。 2013年來到國聯加盟釀酒人,福瑞多的表現相對穩定許多,有過33場出賽並有5場先發,ERA+來到94,也是生涯最接近大聯盟平均的一年,結果這次換韓國職棒找上門了。 2015年效力三星獅的他,單季吃下165局並收下單季13勝,甚至是當年度韓職拿下最多勝的洋投,只可惜年底遇到三星獅高層改組,預算有限的情況下沒能留住福瑞多,他也只能繼續回到美國等待機會。 同樣是獅子軍,2017年福瑞多接到的是來自臺灣的邀請,與前一年的三振王布魯斯,和當時參與義大利WBC代表隊的狄馬克組成三洋投。 想不到的是,三人中資歷最顯赫的福瑞多,卻投出了最差的表現,從五月中開始就被點名留校察看,隨時有被撤換掉的風險,結果最後還一路待到球季末,被取代的反而是救援的狄馬克,福瑞多甚至也因為右手肘韌帶撕裂而趕不上季後賽,讓獅隊只帶兩名洋將去拼挑戰賽,最終也敗給了中信兄弟。 留下5勝9敗防禦率6.30的成績,雖然說福瑞多整年度也吃下了128.2局,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但獅隊制服組居然完全找不到一個能替換掉他的洋投,對比三連霸時期福袋一直換,真的是有極大差異。 壓軸登場的則是洋砲柏納帝那,除了有七年大聯盟資歷以外,還在韓職連兩年締造20轟30盜的成績,名字也因為讓臺灣球迷聯想到「王柏融」,再加上同樣效力桃猿,因此又有「黑大王」的封號。 18歲那年就加盟國民前身博覽會隊,一直到08年首度拼上大聯盟,因為防守好、速度快又能守中外野的特性逐漸站穩大聯盟,也與王建民到國民發展的時期重疊。 在大聯盟生存長達七年時間,柏納帝那在2013年季中轉隊到費城人後,出賽空間就受到嚴重擠壓,後期化身棒球浪人流浪各隊,直到韓國職棒向他伸出了手,事情也有了轉機。 2017年加盟起亞虎的他,在KBO打出全新身價,連續兩年繳出三成以上的打擊率附帶20轟身手,甚至締造過「完全打擊」成就,成為起亞虎外籍第一人,也入選了明星賽並拿到金手套,同時與球隊共享總冠軍榮耀。 雖然年紀偏大,但因為有韓職的實績,讓他在兩年前獲得來臺發展的機會,加盟了要挑戰三連霸的Lamigo桃猿,也是現今中職環境中,難得一見的洋砲。 在桃猿與開季表現不佳的洋投史博威解約後,柏納帝那在5/22迎來一軍初登場,也很快在第三場出賽就開轟,甚至也有再見安打的演出。 不過,桃猿打線當時正處在巔峰期,四棒海實在也不差一個洋砲,柏納帝那比較像是桃猿找到洋投前的一個過渡品,在新洋投冠猛來臺後,桃猿也迅速與柏納帝那解約,結束了他為期一個多月的中職生涯。 後來他去到了墨西哥聯盟發展,並在年底披上12強國手戰砲,代表荷蘭出賽,可惜跟臺灣分在不同組,荷蘭也在預賽就遭到淘汰,所以柏納帝那也沒機會與中華隊交手就是了。喜歡我的文章,也歡迎訂閱我的Youtube頻道,我會用影音讓你更認識體育。FB搜尋 史丹利視角的體育世界想參與更多運動議題討論?歡迎到大將軍豪洨專區-什麼都聊廢文區、運動狂人 Sports Maniαc!洋將系列:中職傳奇洋將:保「勝」大帝—凱撒中職傳奇洋將:拋球閃退而遭解約的黃衫軍守護神—庫倫中職傳奇洋將:兄弟象的「臺灣女婿」風神中職傳奇洋將:總冠軍賽147特攻 隻手遮天的「費神」費古洛中職傳奇洋將:二代象的救世主─養父鐵中職傳奇洋將:快如閃電的味全龍盜帝─大帝士中職傳奇洋將:統一獅的「地下」打擊教練 轟天巨砲─布雷中職傳奇洋將:史上最長壽─勇壯與他的千K百勝封面來源:CPBL TV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