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抬頭美聯儲鷹派欲松口美股調整期終結?

  原標題:疫情抬頭美聯儲鷹派欲松口,美股調整期終結?
  上周恐慌指數(VIX)一度飆升超30%,防御性交易策略升溫可能給市場帶來壓力。
  上周美股走勢一波三折,美聯儲政策預期再次擾動了市場神經。
  衡量指數波動率的芝商所恐慌指數(VIX)一度飆升超30%,能源和金融等周期板塊承壓下挫。隨著卷土重來的疫情正在給美國,乃至全球經濟帶來不確定性,

魔龍傳奇

機構防御性交易策略可能會給市場帶來壓力,接下來,各方都在觀望美聯儲能否再次成為穩定投資者情緒的“定海神針”。

  鷹派委員考慮“倒戈”
  上周公布的美聯儲會議紀要顯示,大多數與會者認為,如果經濟能夠像他們預期般取得“實質性進展”,今年開始降低資產購買速度是合適的。 這也被外界普遍解讀為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可能會在近期,最早9月議息會議上公布計劃。
  在美聯儲內部,通脹上行風險被認為是推動“減碼”的動力,物價壓力可能會持續比預期更長的時間。不過,

線上21點

不少委員指出疫苗接種進度放緩以及疫情發展對經濟前景構成下行風險,可能抑制勞動力供應,阻礙美聯儲實現其政策目標。因此仍然需要貨幣政策來修復疫情對勞動力市場造成的損害,資產購買依然有效。
  牛津經濟研究院高級經濟學家施瓦茨(Bob Schwartz)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在7月政策會議上,美聯儲對其就業和通脹目標取得的進展感到鼓舞,但會議召開時美國處于此輪疫情爆發的初期,因此接下來美聯儲官員如何評估疫情的影響尚有待觀察。
  美國疾病與預防控制中心(CDC)數據顯示,上周美國7天新增確診病例數已經上升至近14.4萬例,創今年2月以來新高。不斷升級的傳播風險正在引起美聯儲官員的警覺。鷹派委員、達拉斯聯儲主席卡普蘭(Robert Kaplan)20日表示,如果疫情減緩經濟增長,他可能會重新考慮有關盡快減少每月1200億美元資產購買計劃的呼吁。他認為,疫情使他對貨幣政策的路徑持開放態度,

RG富遊娛樂城

“德爾塔”變異毒株正在變成無法估量的“大變量”。
  從近期公布的數據看,美國經濟增速放緩的跡象開始顯現。施瓦茨向第一財經記者分析道,雖然復蘇動能依然強勁,但可以看到近期消費者服務性支出有所減少,外出餐飲以及機場出行人數在過去兩周都出現了明顯下滑,這毫無疑問是疫情造成的。
  在施瓦茨眼里,喜憂參半的數據意味著疫情對經濟的副作用開始釋放。從目前的情況看,在疫苗接種率持續上升的情況下,美國政府決心繼續保持經濟開放。他認為,除非接下來“德爾塔”變異毒株導致比預期更嚴重的健康危機,美國經濟的復蘇進程依然穩固。對于美聯儲而言,年內宣布減碼可能性始終存在。當然,具體時間點取決于多方面因素,他相信,美聯儲屆時會與外界保持充分的溝通,對經濟前景和預期的實際影響也會相對有限。
  機構防御心理濃厚
  投資者對疫情的擔憂情緒直接反映在了近一周板塊輪動上,FactSet數據顯示,能源ETF重挫7.3%,金融ETF下跌2.3%,而資金回流傳統防御性板塊,醫療保健和公用事業ETF上漲近2%。
  值得注意的是,大型機構避險情緒有所升溫。高盛將美國2021年全年經濟增長預期從此前的6.4%下調至6%,低于目前市場預期的6.2%。根據美銀美林公布的8月基金經理月度調查報告,機構對醫療保健、保險、公用事業板塊進行了加倉,同時削減了對原材料、能源和工業的敞口,投資者增持現金的比例則上升至23%,創近一年新高。
  調查還發現,受訪者對經濟和企業利潤前景愈發悲觀。根據統計,認為全球經濟將持續改善的比例降至凈27%,

金旺5298

為2020年4月以來的最低水平,遠低于今年3月創下的91%的歷史峰值。利潤預期也有所下降,

新娛樂城

凈41%的人預計企業利潤將繼續好轉,較上月53%有所回落。市場三大尾部風險依次是通脹、減碼恐慌和新冠變異毒株。

  巴克萊20日發布報告稱,隨著美聯儲縮減資產購買的計劃漸行漸近,“德爾塔”變異毒株引發的疫情愈演愈烈,流動性/政策機制的不確定性意味著市場未來可能會經歷更為坎坷的過程。投資者也許會因此變得更加謹慎,在季節性疲軟和估值技術指標有所惡化的情況下,對疫情、經濟增速和政策失誤的擔憂可能會加劇市場的波動風險。
  相比之下,摩根大通持謹慎樂觀的態度,認為包括美債收益率、周期股下滑的走勢可能在月底告于段落,隨后市場將啟動反彈行情。小摩認為,

運動彩券

對于美債利率和市場“泡沫行為”的擔憂不太可能破壞美股市場整體的穩定局面。“收益率適度上升不應對股票估值構成挑戰。我們對價值股的偏好將提供緩沖,因為它們可能會在收益率上升的環境中跑贏大盤。”報告寫道。
  小摩認為,投資者似乎可以等待美國疫情的拐點,在疫苗接種率不斷上升的情況下“德爾塔”變異毒株對經濟的影響可能被有所夸大,但預計明年地緣政治和美國國內政治風險將升高。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楊亞龍

文章源自於新浪網,